与大卫·霍克尼一起“路过人间”

鲁明方 2024-08-18 创业 6 0
A⁺AA⁻

2017年,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前夕,80岁的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展览的最后一面墙上亲手涂上了“热爱生活(Love Life)”两个单词。他解释说:“我热爱我的作品。我认为我的作品里有爱,事实上……我热爱生活。就像我通常在信的结尾写道的那样——‘热爱生活,大卫·霍克尼’。”

或许,“热爱艺术”与“热爱生活”,正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

2018年,大卫·霍克尼创作于1972年的画作《艺术家的肖像——泳池和两个人》在纽约佳士得秋拍以超过9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6亿元)成交,刷新了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但这并非他艺术生涯唯一的高光时刻:作为新一代英国波普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大卫·霍克尼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登上了艺术舞台,并在之后的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走在国际艺术界的最前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霍克尼创作了许多标志性的作品。像是在1964年,年轻的霍克尼来到了好莱坞后,就创作了著名的《大水花》《好莱坞游泳池画像》等“游泳池系列”作品,从局外人的角度记录了这座城市诱人的魅力和氛围。后来他从绘画开始探索,无缝衔接地穿梭于各种不同的媒介和技术之间——素描、版画、摄影、传真机乃至iPad,充满活力的迷人色彩和对创新技术的使用,使他留下了大量具有个人鲜明画风的艺术作品,展现着他对当代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此之中,纸上作品成为了霍克尼多产的艺术生涯中不可或缺但又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日前,上海艺仓美术馆带来的《纸间漫行》展览就为国内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了大卫·霍克尼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纸上作品的个展。由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Shai Baitel和英国著名演员、作家和策展人Russell Tovey联合策划,通过展现艺术家的百余件纸上作品,邀请参观者们踏上一段探索霍克尼作品中丰富情感与微妙氛围的旅程。本次展览展期将延续至9月10日。

《纸间漫行》展览现场大卫·霍克尼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像他们一样的艺术巨匠”

“在每个人的艺术职业生涯中,总有那么几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对我而言,其中一个一定是能与艺仓美术馆共同策划组织大卫·霍克尼的这场展览。”Shai Baitel说道。“我认为霍克尼是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一位传奇人物。”Shai Baitel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言语中难掩他对霍克尼的崇拜和欣赏,“他继承了波普艺术的热情和创新,他的作品总是一眼就能被认出来,这点只有少数艺术家能做到。霍克尼大胆的用色、生动的线条和对流行文化的参与极大地影响和启发了当代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Shai Baitel目前担任艺仓美术馆的艺术总监,他在艺术、文化和商业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曾经策划过“鲍勃·迪伦:光谱”(2019)和“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2021)等名人名家的专题展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提到了自己做这次霍克尼大展的机缘:“我进入艺术行业已经有相当一段时日了,一直以来都对我们身边的艺术‘巨匠’很感兴趣,这些资深艺术家的存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所知的艺术史。像是最近我们痛失的理查德·塞拉和弗兰克·斯特拉两位艺术巨匠,以及近期还在不断创作和进步的当代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大卫·霍克尼也是像他们一样的艺术巨匠。”

回溯大卫·霍克尼的职业生涯,尽管他经常被人们高度评价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但他的作品欣赏起来却从不晦涩难懂。Shai Baitel把霍克尼的艺术特点概括为“贴近现实、平易近人,就像在跟大众亲切地对话一般”。他说:“霍克尼的视觉语言一直在发展,他坚持为自己原本已经十分丰富的视觉‘词汇库’添砖加瓦。因为他明白:艺术看似简单,但却是多层次的、复杂的。我一直很喜欢霍克尼的肖像画,因为能感受到他个人化的观察和构思视角。每当我看着他的作品时,实际上像是在和他一起画画一样,就像和他的模特、他的缪斯们待在一起。这是种深邃难言的感觉,其他艺术家很少能如此激发到我。”

本次展览的纸上作品展示的是大卫·霍克尼通过作品所传导出的个人生活经历的痕迹和艺术家心灵的印记。霍克尼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的情感敏锐性,在作品中捕捉到的人类经验的复杂性,都通过细密的笔触一一传达给观众。

整场展览主要分为了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三个组别:第一组《玩味:在表面舞蹈》和《忧郁:物件惰性》,创造了活力与失落的情感对碰。“忧郁”的作品,以控制线条和单色调色板为特征,像是作品《向日葵I&II》中描绘的枯萎花朵,试图传达出一种失落或单相思的情感;而相比之下,“玩味”的创作则展示了霍克尼作品中幽默的一面。

第二组《疏远:我们之间的半影》和《亲密:情感的亲近》,主要通过霍克尼与他的保姆、朋友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探讨了人际关系中亲密和疏远的主题。这一分组通过许多相似画面中传递的不同情绪,反映了人类社会经验中孤独和满足的相互关联状态。比如,《坐在办公椅上的西莉亚》和《西莉亚观察》等作品,就灵敏地捕捉到了亲密关系的细微差别,让人们得以一窥霍克尼对不同情感氛围的精妙处理。

而第三分组《破碎:奔溃的视角》和《宁静:抵达静止》,则主要展示了霍克尼的生活经验。霍克尼通过大胆革新的实验和对艺术界限的不断突破,使他的作品能够唤起观者深刻的情感感知,并尝试唤起人们沉思和反省人类的情感内心世界。

Shai Baitel表示:“我们这次策划的《纸间漫行》展览,正是通过霍克尼上百件纸上作品的情感氛围组合来策划的。这些作品表达了霍克尼在艺术实践中一系列的情感共鸣和世界构筑的视角,观众们可以看到他在艺术上的技术多样性以及他与情感和氛围‘共舞’的创造力。对于不太熟悉霍克尼及其作品的亚洲观众来说,这次展览是一次了解他艺术之美的绝佳机会。”

从纸面蔓延开去

霍克尼的成名从纸上作品开始,却从未止步于薄薄的纸面媒材之上。他的艺术视野横贯绘画、素描、版画、摄影和插图,他用直觉实验着每一种媒介,从不惧怕尝试和跳出自己的艺术框架。从学生时期开始,霍克尼就一直尝试着不同形式的版画和图像复制。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他曾说道:“我一直都在关注版印,对它十分感兴趣。我也知道,图片要通过复制而为人所知。但它们自身也必须是令人难忘的,你需要令人一见难忘的图片。”而在尝试过拼贴和石版印刷等图像制作方法后,霍克尼从几年前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开始大胆尝试用iPad进行素描,这使得他对图像创作的探索更上一层楼。

Shai Baitel对记者表示:“霍克尼对艺术技巧的锤炼和科技的进步一直保持着好奇心,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叹,但也许并不令人意外。2011年,也就是iPad首次发布的第二年,霍克尼就已经率先使用iPad中的‘Brushes’应用程序来调整自己的绘画作品(实际上他认为这就是用iPad来绘画)。在本次《纸间漫行》展览中,我们把他创作的iPad作品在纸面上再现,这与霍克尼其他过往的平版印刷、照片拼贴和照片绘画的作品一起展出更显相得益彰。霍克尼在艺术创作中加入了科技进步的元素,这显示出他渴望为自己心爱的绘画找到新的出路,他这种寻求突破和进步的想法实在令人钦佩。”

在展览的现场,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一个专设的互动体验区。据Shai Baitel介绍,本次展览突显了霍克尼在每件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不同的氛围的细微精妙处理,每件艺术品都或隐或显地反映着艺术家的观察、情感和意图。而正如霍克尼的作品中往往都有一个视觉主角,这个“模特”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花瓶之类的物体,他们通常会“坐”在艺术家面前,作为他想象的参考原型。因此在互动体验区内,展方也特意设置了三个放置在高台上的“模特”,让观众在三维空间实时观察这些“模特”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通过身边交替变化的明暗光线和灯光颜色投影,感受着微妙的氛围变化,以重新审视霍克尼高超的氛围营造技巧。

Shai Baitel对记者表示:“虽然‘模特’是相同的,但场景和感受却并不相似。我希望我们的观众能够理解并享受这种体验。霍克尼是一位营造氛围的大师,他精心创造的‘潜台词’正隐藏在他那乍一看简单而平易近人的视觉语言之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