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残忍的社会现实:你能挣多少钱,都是被设计好的

司姿西 2024-07-29 娱乐 9 0
A⁺AA⁻

最近几年,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

送外卖是中年人为数不多的退路,没有技术门槛,只要肯吃苦,多送一单就能多赚一份钱。

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创维CEO黄宏生曾对外卖行业的薪资情况,做过一次调查。

他发现,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无论多么努力,他们的时薪只会无限接近于30元。

而这恰恰就是算法为实现平台盈利,给每个外卖员设定的收入标准。

对于这个结果,黄宏生忍不住感慨:这世上的许多贫穷,都是某种设计的结果。

01

网友@一然被公司裁员后,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约车司机。

刚入行的第一个月,他平均每天能赚300元。

从第二个月起,他试着挑选顺路度更高的乘客,尽量避开容易堵车的路线。

本以为这样能多跑几单,谁知违章的次数也多了。

折合下来,每天还是只能赚到300多元。

到了第三个月,他吸取了上个月的教训,没有出现一次违章。

但他又发现,那些顺路度高、拥堵率低的单子,变得特别难抢。

最后这个月的平均日收入,还是维持在300多元的水平。

如此持续了几个月,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在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自己每天的平均收入很难突破400元大关。

其实不只是开网约车,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情况。

每当你觉得能挣更多钱的时候,就有各种难以预期的外力,将你的收入拉回到原有水平。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提过一个“算法陷阱”。

意思是说,每个行业都有一套收支平衡的算法,确保有足够资金进行下一轮投资和发展。

而这个算法,却会成为大部分人的收入陷阱。

一家中等规模的餐厅,总是会把基层员工的薪酬总额,控制在利润的10%以内。

快递公司想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将快递员送单的单价压到某个价位以下。我们常说,多劳多得。

但现实往往却是,越是强调多劳多得的行业,收入越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正如查理·芒格曾说的那样:

“如果你的努力没能在过去十年让你变得富有,那你也没理由指望你的努力能在未来十年让你如愿。”

很多人看上去很忙。

但忙到最后,只是掉入了算法陷阱,被庸碌的生活绑架一生。

02

豆瓣上有过一个热门讨论:

哪个瞬间你突然明白,挣多少钱不由自己说了算?

网友@Tess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刚上班时的经历。

为了尽可能开发客户,她每天要发上百封邮件,打几十通电话,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

每次赶着末班车回家,都能从车窗里看到满眼血丝的自己。

她觉得自己这么拼命,肯定有业绩大涨、实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

直到某个周末,她临时有事返回公司,发现有同事还在办公室里加班。

而这个比自己还卷的同事,收入在公司里头也只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后来她发现,老板一直都在避免业务员做大后,带着公司的资源跳槽。

每隔一段时间,老板就会把某个业务员积累的客户,匀给其他资源较少的业务员。

除非有能力辞职单干,或去开辟公司还未涉足的领域,否则收入就只能在平均线上下徘徊。

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一句话:

“每个行业都有一套维系其发展的底层逻辑,但这套逻辑不负责让你出人头地。”

收入的本质,不是对你的工作进行结算,而是当给你这么多钱时,刚好能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指出:

大部分企业在给基层员工定薪时,都会呈现一个简单的规律。

那就是他们的收入,刚好只比基本生活的支出高20%。

多出来的这些钱,足够他们参与相应的娱乐活动,缓解工作中堆积的情绪压力。

又不至于让他们进行额外的投资和学习,进而争取更高的收入水平。

很多时候,挣不到钱并非是你能力不足,努力不够。

当你只是行业中的大多数时,就很难摆脱被系统设计、被算法裹挟的命运。

03

企业家王瑞在《二次成长》中,有过这样一段自述:

“月薪两三千时,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做报表。

岗位流程怎么写,我就怎么做。

月薪两三万时,我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

这时的我,不再需要岗位流程。

每天忙这忙那,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

而到后来,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没有流程,也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我只能凭借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对每一个选择负责。”

你会发现,收入越低的人,做的往往是那些重复性高、可替代性强的工作。

而一个人收入越高,身上的“被设计感”也就越少。

无论哪个行业,被设计的永远是底层的大部分人。

去做大部分人做不了的事,才能挣到大部分人挣不到的钱。

日本企业家近藤直弼曾在一家生产电机的公司,负责贷款申请的业务。

因为有在银行工作过的经历,这份工作对他来说驾轻就熟。

可不到一年,他就申请了调岗。

面对亲友的不解,他解释说:

“贷款业务虽然复杂,但别人只要有耐心,也能做得跟我一样好。

而我要做的,是多数人即使有耐心,也很难做好的事情。”

几天后,他主动揽下其他同事避之唯恐不及的东南亚业务。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开发率很低,仅有的客户也有大量违约记录。

两年后,他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13个国家开发出稳定客户,为公司带来近1亿美元的新增利润。

仅凭这一项业绩,近藤就从基层脱颖而出,收入也超过同期入职的所有员工。

作家蔡垒磊说:“不要一边干着其他人都能干的活,一边想着变得比其他人都有钱。”

在别人设计的路上再苦,也走不出自己想要的巅峰。

主动去吃更高级的苦,打破自己的上限,才能成就更高阶的人生。

我认同这样一句话:

当你的收入能用一道公式简单计算出来,你的人生便也在别人的设计之中。

但同时我也相信,一个人挣多少钱,能被别人设计,也能由自己突破。

做能让你成长的事,而不是工作要你做的事。

当你跳出工作的天花板,算法便不能牵绊你奔向想要的生活。

来源:洞见

声明:本条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